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二次元游戏”的现代困境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5-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如果从产品线,讨论热度,或是比较直接的版号发放新闻来看,并非如此。三月份大量二次元版号获批,而这个四月国内市场就有包括《逆光潜入》《恋与深空》《重返未来:1999》以及《鸣潮》开启了测试。而到了月底,更是有《崩坏:星穹铁道》这样的作品上线年是二次元年。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二次元游戏”在多年发展之后,至少在国内市场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特点;这几个特点导致二游在立项到发行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阻碍。而非头部厂商为了避免这些阻碍,多数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方案则加剧了赛道本身竞争环境的恶化。长此以往,这一赛道原先存在的优势将会逐渐减弱,并形成不利于新入局者的竞争环境。

  ,剧情的演出和推进,世界观的展开。在这一尺度下,《FGO》《明日方舟》都属于二游,而《火影忍者OL》以及最近测试的《七人传奇》不属于这一范畴。一、早期二次元游戏赛道的惯性

  有意义的二游在中国市场的发行可能可以上溯到《扩散性百万亚瑟王》的年代。在当时,虽然说二游这一赛道本身规模算不上很大,但是得益于当时中国市场的几个大环境,整体增速较快,也有不少的公司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这几个大环境包括了:

  这种小众造就了受众的群聚,他们聚集在以兴趣论坛或贴吧为主要形式的社区,而这些集中的讨论往往能够带起对二次元文化产品的真实热度。

  在2010年代智能手机开始流行,手游逐渐成为主流娱乐的背景下,二游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用户需求。

  这一时期,二次元受众开始玩手游,但市面上符合他们审美的产品却不多。在市场供给未饱和的情况下,让二次元受众愿意给一些开发质量并不算完美的游戏生存空间和机会。而即使是小众的游戏产品,也能通过前述的论坛/贴吧等在线社区以及QQ群等形式,留住愿意长期投入的核心玩家。

  而在2019年以前,二次元向美术在游戏职场中也并非高价岗位。多数二游的团队人数也不多,大家能够以相对可控的成本完成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二次元游戏的回本周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相对较快。

  二游的用户多集中在社区和贴吧,日常的游戏交流也都以开放式讨论社区为主,因此社区成为了信息集散的重心,社区运营也直接与用户留存相关。

  二游的付费波动主要依赖于角色/活动能否获得用户的认可,因此,打造具有人气的角色和活动,成为二游主要的付费拉升方式。

  ,上线后除非周年庆一类的重要事件之外较少去做需预算的市场推广,后续的沟通主要以社交媒体的持续更新和论坛自传播为主

  商业化主要通过前期用户热度以及筛选留存后的死忠的持续付费进行长期运营。这套体系在中国二游发展的早中期基本运转良好,无论是国人团队开发的话题作,还是海外引进的过江龙产品,基本都按照这一范式进行推广:即使是非常成功的产品,也多半只会有游戏内联动或是动画特辑一类的模式。

  但无论是研发成本还是发行成本都在可控范围内,而成功产品的回本周期都在数个月甚至一个月左右,此后的长尾收入足以让项目组核心成员舒服度日。

  对于全世界绝大多数来说,新冠疫情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但对于游戏业而言并非如此。2020年Q1末尾开始,由于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强制性居家,在此期间游戏成为了多数人打发时间的选择。游戏行业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速。

  由于前文所述的几个特点,二次元审美的逐渐大众化,以及2019年以来多款二次元产品的火热,二次元游戏赛道成为这次扩张的“重灾区”——疫情扩张期间新立的二次元类项目,从数量上来说要比疫情前高出数倍,这点我们可以从22年末至今的几次版号下发可窥一斑。

  而即使排除恶劣的外部情况,再考虑到二次元受众在近几年的增长,我们会发现,仅看国内市场,二次元的受众也并没有比以往翻倍。

  此外,扩张期人员成本的上升,也让二游开发团队背负着比以往更高的收入压力:以往的回本预期被拉长,但玩家在原有的发行范式下的关注衰减只会更快。

  的二次元新产品需要在一个更加艰难的竞争环境下,更激烈地去竞争。但更努力能达成的商业结果,未必会比此前竞争宽松时期的结果更好。

  毋须讳言,《原神》以其高出同侪数倍的游戏素质,成为了迄今为止面向二次元受众的,最成功的游戏。与她的同侪相比,《原神》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声量上的破圈以及体量上的虹吸。

  正常来说,玩家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投入在游戏里的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更何况,二次元游戏通常本身就崇尚“肝”

  ,那么除非是最具热情的一小部分玩家之外,大多数玩家能够长期持续投入精力的产品,最多就一款而已。

  比起早期的二游受众相比,这些新增的“扩圈”用户很少玩过其他同类游戏,甚至从兴趣上来看也并非早期的“二次元”用户。但他们同样在《原神》中投入了时间成本和付费,让他们从原神中转向的机会也不大。

  《原神》这条大鲸一方面吸引了二次元赛道中竞品的用户,一方面在增长红利期建立了扩圈后用户的护城河。

  市场上遍地都是二次元的情况下,根本不能指望从前那种搞搞MoEMoEQ~(∠・ω)就能获取用户的套路。

  基本盘不够大,扩圈就成为了大家立项时候的目标。但想要“扩圈”这个词却并非易事。游戏的破圈最需要的是不可靠的时运,而在时运之外,能够相对增加破圈几率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提高制作水平,另一个则是获取更多的用户。

  从商业上来看,《幻塔》全球首年30亿级别人民币的收入绝对算得上成功。但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幻塔》的受众仍然以二次元受众为绝大多数。而即将再次测试的《鸣潮》,在其试玩视频放出的当下,就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同《原神》比较——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说它吸引到了现有二次元圈外的受众。

  前文提到,早期二次元游戏的发行品宣营销为导向,但是发行品宣对于扩圈而言杯水车薪,如果回归快消/零售常见的营销策略,投入深不见底还难以追溯,更不是多数参与者玩得起的套路。

  至少在国内市场中,通过买量获得成功的二游寥寥无几,但血泪教训却有不少:比如说《高能手办团》的前期发行就以买量为主,但通过导量进入游戏的用户对于二次元题材本身相对无感,反而导致了可观的亏损。

  。2021年的《娘》,2022年的《绯染天空》《Nikke》等,都有着无论收入还是声量上都很强劲的表现。虽然说《原神》在海外市场仍然是以强者的姿态出现,但它的威势并非如同国内市场一般碾压众生。

  从纯市场观察的角度来看,几款产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在都具有二次元特征的同时,但都与《原神》做出了体验的差异:《娘》沿袭的是日式养成的套路

  ,《绯染天空》主打麻枝准的高质量剧本,《Nikke》主打金亨泰的美术以及高质素的数值体验。除了这些产品之外,各类体验独特甚至奇怪的新企划甚至异世界厕纸IP改产品都有着一席之地。可以说,在日本这个按理说二次元竞争更充分的市场里,

  我产生这个疑问来自于近期测试的《重返未来:1999》的社区。整个周末的多数时间里,我都在玩这款游戏。由于上次测试我没有多玩,这次测试体验还不错,充了点钱也能完成多数的关卡,即使遇到卡数值的情况,也能通过刷道具提升角色的洞悉等级来解决。

  但社区并不这么看。参与测试的玩家很多在抱怨游戏充值结构的不合理和数值设计的不合理。并“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阴阳怪气”,比如B站官方的致歉和版本修改方案下,我们就能看到类似下图的评论:

  而这就是为什么说海外的二次元社区生态和国内的二次元社区生态有着实质性的区别。我在此前谈幻塔的文章中曾说,

  ,在大半年的持续观察和参与之后,我对这一判断有了新的认知。在我看来,除了此前提过的社区饭圈化之外,目前国内社区至少有两个对二次元厂商不利的生态:

  ,除非出现重大运营事故,否则他们很难会放弃这个游戏;在此基础上,多数新游戏只能以“副游”的定位出现,也就是提供“主游”之外的消遣,相比之下更容易放弃和替换。

  主-副游叙事中的现象当然是普遍存在的,但随着国内社区的讨论在今时今日已经将这一概念固化,导致很多游戏在开局之初,就在社区中被赋予了“副游”的定位,而在这种定位下,很多非一线厂商为了能够留住用户,就需要主动或者被动地需要更多地去“跪舔”用户。

  主-副游叙事的固化,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如同上述《重返未来:1999》的风波,玩家对于付费,数值门槛,游戏机制给予的负面体验有着更低的容忍度。

  “反正我主要玩xxxx游戏,来玩yyyy游戏是给脸,因此你需要伺候好我”这种心态在目前的国内二游社区里极为常见。对于主游定位的游戏来说,由于有着足够多的用户规模和稳固的核心粉丝基本盘,所以负评能带起的杀伤力有限。但对于副游级别的游戏来说,负评就是不得不灭火的紧急事故了。这就导致玩家更意识到了自己的负面反馈是能够影响游戏设计的。

  还是拿《原神》来举例吧。早期推出角色钟离的时候,国内社区就曾因为钟离的角色定位和游戏内的设计之间存在落差而引起浪潮。事件最后以增强角色告终。但随着《原神》的泛用户受众越来越多,虽然此后仍然出现过多次事件,但官方处理这类问题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前文提到,二游早期的商业化提升,主要靠的是厨力放出。很大程度上,厨力靠的是对角色本身的爱,而并非角色的强度或是机制,但是在目前玩家对于游戏的低容忍度下,单纯靠美术和人设去培养受众的厨力难如登天,更别说靠玩家本身的厨力来获得收入的提升了。

  而很多时候,社区平台也在其中做了一些推波助澜的事情。玩家- 厂商的负和博弈下,删差评,控流量之类的事情也更多地出现在了平台中。这同样是对非一线厂商很不利的新变化。

  但是我能想到一些思路,比如为什么米哈游要花那么大力气做米游社以及一个完全由厂商控制的核心玩家社区平台到底意义有多大

  “去二次元化”只保留二次元美学的新二次元产品;比如如何真正意义上与玩家沟通。这些话题,或许会填坑,或许不会填。等我想通点再说吧。

  ,作者:梅雨院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