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新闻业务20个考前必背知识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1)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提问,问题问的较抽象、概括,问题的口子是敞开的,范围很大,使得采访对象回答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2)优点:①自然缓和,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气氛;②被采访者回答自由,一弹出宏观性材料,可能透露一些有价值的“话头”;③提问容易,如遇不太了解的,可以投石问路,也可以先救急,赢得思考时间。(3)缺点:①问题一般化,被采访者泛泛而谈或无从下手;②焦点不集中,采访不深入。

  (1)有特定指向的提问,问得比较具体、集中,问题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限制,采访对象往往要做明确回答。(2)优点:①问题具体,易得到具体回答,获得有价值资料;②焦点集中,双方联系紧密,易说出心里话,谈的深入;③效果好。

  (3)缺点:①有点单刀直入,甚至尖锐,掌握不好会影响气氛;②问题选择不当或遗漏则会影响全面了解。

  两者结合:(1)一般来说,开放式多在开头、中间话题转换,或搜索情况、调节气氛等;闭合式大多在提问要从某一点突破、深入了解某些具体情况、某个问题或是“步步紧逼”的追问,或核实某个材料等。(2)多提闭合式问题。①要得到具体材料就必须具体提问;②要多提具体问题,就要化大为小,把一个总的问题或大问题破开,化成若干小问题,变成一串问题;有一串小问题组合起来反映一个大问题。(不要提空翻笼统的大问题,要将此分解为具体可感的小的事实问题、细节问题,从一个个细节中展示出大方向)如是新闻报道中需要展开的部分,甚至“再现”的情景就更要仔细的问一个一个的问;细节问题也可先从大一点的问题开始,然后逐步深入。(3)灵活掌握

  现场观察:简称观察,又称目击采访、用眼睛采访。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采访时“观察”意思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简单讲就是用眼睛采访。

  它同访问一样,也是采集新闻材料的最基本方法。观察,是记者能采访到生动感人、寓意深刻的新闻的基本途径,是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的最直接的采访方法。

  观察要求:①要敏锐;②要独特(视角);③要准确(多次观察、反复验证);④抓要害;⑤抓特点;⑥要深刻。

  书面采访:书面采访,是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所谓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隐性采访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是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它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并不直接表明对事实的观点,往往通过叙述和再现事实来说话。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新闻报道的说话是由倾向性而导致的。新闻写作都离不开两个要素事实和说话。说话在这里并不是平常人们生活中谈话的意思,而是一种观点的宣传,有目的地传递信息,从而表达某种意见和观点。

  新闻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新闻报道特有的一种笔法。在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启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

  新闻写作专用术语。又称部分新闻要素式导语。即从受众兴趣和新闻价值出发,选取新闻要素中一个或两个放入导语,先声夺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取代第一代导语,沿用至今。

  而第二代导语相对于第一代导语而言,只交代新闻要素中最重要、最新鲜的部分要素,它是将消息写的重点突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一个主要措施。

  第一代导语虽要素齐全但重点不突出,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是“晒衣绳”式导语,受众接触了这样的导语,虽能大体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但难以产生阅听全文的心理冲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广播、电视的崛起,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简明性和时效性,而二战的爆发更是刺激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氏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它通过引用有关材料,应用交代、说明、解释、对比、衬托等方法,显现或暗示新闻事实的成因、意义等,藉以深化新闻主题,帮助受众透过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更好地理解事实的本质及其对周伺事物的影响。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在新闻中,动态消息就是准确、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消息形式。它是最能鲜明、直接体现新闻定义,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的一种消息形式。

  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特写一定是来自现场的报道,作者一定要在现场采访,他必须是新闻事实或被采访人的现场目击者。现场感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特写的写作要历历如绘,要情景交融。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所做的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广播电视词典】

  电视新闻的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的报道。【黄匡宇】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作的多次、连续的报道。系列报道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所谓实题就是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以叙事为主,直接概括性地表明新闻的基本事实,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

  所谓虚题,是与实题相对的,其特点是以说理、议论为主,直接明确地标示新闻内容所包含的政策原则、理论观点、要求愿望,指出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观点、方法、精神风尚,阐释新闻的意义,揭示新闻的本质。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立论是指形成和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即确定评论的主要看法和见解。它贯穿于评论的始终,起着统率整篇评论文章或整个评论节目的观点材料的作用。立论的过程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的主张。立论的最终目的是正确地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它是媒体评论的最高规格,是对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表的权威性意见,具有指导性和政策性。

  社论是报刊评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报纸的旗帜,体现了报纸的导向,具有很强的性、政策性、权威性和指导性,代表编辑部对重大新闻时事、政策、问题发言,阐明报纸的观点、立场和主张,文风庄重、严谨、朴实和鲜明。

  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也称作编者案。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就是编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对作品的解释或引申。 编者按可以表明编者的态度和意见,也可以提示要点,还可交待

  背景;补充材料或借题发挥,一般起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编者按一般放在报道的文前,有时也放在文章的中间。

  编者按、编后、编后话形式更加简洁灵活一般附在新闻报道的后面,属于配发言论,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具有简要评价、解释、深化和提示的作周,阐释其中的意义。

  这是一种依托新闻报道和其他文章的简短编者评论,通过画龙点睛的评论、批注或者说明的文字, 发挥说明提示、建议点题或者针砭时弊的作用。编者按一般言简意赅,点到为止,讲究分寸。它的写作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三,在写作手法上轻便灵活,不必拘泥于普通新闻的写实手法,可以借助文学的各种表现手法, 用散文、抒情的笔法来灵活地表达态度和意见。

  新闻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新闻述评可以说是一种边缘体裁。它介乎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之间,兼有两者的优势。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从述评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重点是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

  录音采访是运用音响表现内容、制作各种录音报道而采集音响素材和其他新闻事实的广播新闻采访活动。录音采访包括两类:一是人物讲话:二是新闻事件的实况录制。

  录音采访与其他广播采访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录音材料的录制和运用。由于录制声音本身的真实性和实证性,致使录音新闻比文字新闻具有更强的可信度、现场感和感染力。

  非录音采访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现场采访、实况广播。现场报道就是广播记者运用专业设备,按照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在现场边采访,边解说,边进行节目的录制播放,以时效性最快、感受效果最强见长。

  ——以上内容摘自传媒考研一加一 出品的《红皮书·考纲与考点》,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了解详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大家要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同版本的书目表述不同,以理解为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