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新闻骨干发现新闻线索应关注的几个维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摘 要:新闻线索是发掘新闻题材的凭据,是新闻报道的可能状态。新闻骨干应从多方面着眼,广开来源渠道,善于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事件中发掘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线索,宣传报道部队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及时反映广大官兵良好精神风貌,为强军兴军伟大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支持。

  对于部队新闻骨干来说,接触最多的是发生在身边的经常性工作、训练和常见的生活小事。要宣传报道好部队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及时反映官兵良好精神风貌,必须善于通过细微变化,发现、发掘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新闻线索可能是一件事、一个人、一件物品,甚至是一句话、一个想法等,但它昭示着新闻在哪里,为采访提示了方向。

  实际工作中,有的新闻骨干虽然了解大量活生生的事实,却写不出一篇稿件;有的即使写了很多稿件,也因缺乏新意而未能刊发出来。这是因为对上级指示精神了解不够,采写的稿件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应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指示精神,及时了解上级下发的意见、指示、通知等。这些指示,或者是对工作的决策部署,或者是新出台的政策制度,凸显了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和上级关注的方向。这些重点就是报道工作的重点。新闻骨干一定要及时把上级指示精神与本部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对照,把身边发生的事件放到全局中通盘考虑,衡量其新闻价值,在上级指示精神与本单位工作的结合点寻找新闻线年,我所在的空军某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根据上级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战训急需、官兵急盼的问题立纠立改,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据此总结提炼了我们单位在精准查找问题、聚力解决问题、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用官兵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经验做法,采写了通讯《围绕战训急需官兵急盼立纠立改—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纪实》,被《空军报》在2019年12月11日第2版头条位置刊发。

  有经验的新闻骨干都知道,报纸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的稿件,要么是军委高度关注的问题;要么是题材非常重大、事迹非常突出、经验非常重要;要么是问题抓得很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评论和社论,一般是根据上级的指示要求,就某项工作、某些问题进行特别强调的评说和论述。报纸头版头条和评论,一般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方向,掌握了这个方向,新闻骨干就知道当前应该写什么、下一步应该抓什么。留意头条、多看评论,就能找到新闻线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发《习签署2020年1号命令 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的消息稿,配发《紧盯强敌对手 大抓军事训练》的社论,空军某旅认真学习贯彻开训动员令,突出以战领训,研究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将训练与实战融合、课目与课题融合,加强实案化训练、作战课题专攻精练和应急应战训练,促进训练向打仗聚焦,进一步提升部队打赢能力。报道人员经过深入采访,采写的反映该旅坚持以战领训砥砺制空作战硬功的稿件,在3月4日《解放军报》第4版、3月2日《空军报》头版头条刊发。

  会议是新闻的“富矿”,许多会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比如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往往涉及解决部队建设发展难题、部署重要工作等内容,需要高度关注。尤其领导脱稿讲话时,往往能把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思想看法反映出来,还会讲出许多生动、鲜活的事例,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素材和信息。如果角度选得好、材料运用恰当,就可以写出一篇好新闻。2017年1月下旬,我应约采写一组反映某基地搞好分类指导的稿件,我联想到前几天领导在会议上所讲的“对所属部队进行分类指导,重在发现旅团发现不了的问题、解决旅团解决不了的问题”,依据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采访,采写通讯《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把好舵—南部战区空军某基地党委机关抓部队训练纪实》,并配发言论《科学抓训,合力务训》,在2017年2月3日《空军报》第3版刊发。

  部队介入突发事件、执行紧急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也是发现、挖掘新闻的难得时机。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可以把任务变化的详细情况写成稿件;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许多情况,也可以采写成新闻稿件。比如军委对此次任务的指示、任务的进展情况、部队完成任务的效率、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的表现、群众对待执行任务部队的态度等等,每个侧面都可能构成新闻稿件。与执行任务相关的情况也能挖掘出新闻。执行临时和突发性任务,是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生动实践,是一面镜子,可从中发现许多情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军队40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汇聚起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钢铁洪流,不少新闻骨干抓住军队执行此项突发任务之机,在军内外新闻媒体刊发了大量质量高、反响好的新闻稿件。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不少新闻骨干经常抱怨基层单位没有新闻,可是记者去了却有写不完的新闻;同一件事,有的人认为平淡无奇,而有的人却能从中发现、挖掘出鲜活新闻。1982年3月,后来担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著名记者范敬宜与一名同事外出采访,在一个公社的值班室睡了一晚。第二天,他问同行的记者:“你发现什么新闻没有?”那位记者说:“昨晚我们和值班干部一起休息,不是没有人来打扰吗,哪来什么新闻?”范敬宜笑笑:“这就是新闻呀。”随后,他写出了《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的报道,通过对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乡村干部不必整夜守着电话等上级指示,清晨也不必担心社员堵门要钱现状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重大主题。这篇稿件后来被评为全国好新闻奖。

  新闻骨干应注意培养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普通中发现不普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人人意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好文章。2014年春节期间,我在某雷达站蹲连住班。除夕那天,我看到这个雷达站新增了两名同志,一名是其他雷达站的通信技师,另一名是旅直属汽车连的司机。这让我产生了兴趣,通过与指导员王海龙交谈,我了解到,这个旅针对春节期间战备等级高、要求严、任务重等特点,在保持固有雷达站高度戒备的同时,专门抽调几十名骨干力量,成立了两支机动分队,随时待命出征。由于这个雷达站人手不够,所以临时调来了两名同志充实力量。据此,我立即找有关人员进行了补充采访,围绕机动分队随时出征这个主题分别采制了文字稿件和录音报道,报道发出后很快被《解放军报》《法制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刊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