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新闻可以有多少种表达方式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5月14日,是“县委的榜样”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在此重要时间节点,新华社推出长篇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不久后,通讯经一位出版社编辑改编断句成长篇抒情诗,在各大互联网论坛上转发传播。新华社河南分社以此为脚本,制作了8分多钟的MV电视片,近日在郑州电视台一套、三套等连续播出。

  从长篇政论性通讯到长篇抒情诗再到MV电视片,有关焦裕禄这一传统题材的新闻报道,链条不断延伸,并接连引发人们的精神冲击波。这一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现象本身也启发人们思考:新闻到底可以有多少种表达方式?

  按照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等社领导要求,《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定位为《人民呼唤焦裕禄》的姊妹篇,要以焦裕禄为镜,结合党人的执政思考,写出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要“有思想、有、有棱角”,让读者看了受触动。

  稿件经反复修改打磨后,于5月14日推出,随即登上各大报纸及上百家网站头条。未曾想到的是,通讯被郑州一位出版社编辑看到,并在不增删一字的情况下重新断句,改编成了一篇抒情诗,再次引发了一场焦裕禄精神冲击波。

  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长诗的改编者刘春龙事后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时值焦裕禄逝世50周年,他对近期相关媒体报道格外关注。5月15日中午,从当天的《河南日报》上看到了新华社的长篇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深受震动: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篇通讯特别有分量,对于凝聚党心民心极其重要、十分给力,是推动全国人民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深情呼唤和响亮号角。第二反应是这篇通讯特别有艺术感染力,它以习总闻名全国、深受大家关切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里的词句作为四个小标题,把党心民心紧紧融合在一起,很,很理论,很文化,很文学,既是时代强音,又是贴心细语。”

  刘春龙表示,正是被通讯中蕴含的、真情、深情和诗情所打动,自己开始试着用朗诵诗歌的节奏和感觉来读它。“这一读,让我感到这分明是一首抒情诗呵!这一发现,使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迅即打开电脑,对这篇通讯进行重新断句。”

  由此,不到两个小时,原本一个有理有据、益心益智的长篇通讯变成了一首迄今为止颂扬和呼唤焦裕禄精神的最大规模的长诗!再看通讯所引用的习总的词句,在长诗里依然融洽和谐,熠熠生辉!

  一切看似偶然,但又暗含着必然。回顾稿件写作之初的头脑风暴,作者之一的张严平就提出,作为一篇政论性通讯,写作时既要带有思辨性,也要饱含,要尽可能“写得澎湃一点”。通讯变长诗,可以说是有心人妙手改编而成,但是换个角度看,或许长诗原本就是通讯的另一面,因为其间蕴含的澎湃,早晚会被发现。

  如果说《穿越时空的呼唤》这篇具有重要现实针对性的通讯,时隔多年再次在国人中引发焦裕禄精神的冲击波,那么经过重新断句即成的、一字不做增减的长篇抒情诗则是完成了一次新闻的诗意化表达,以其充沛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更好地滋润亿万读者的心田!

  技术进步向来是传媒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面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山呼海啸的席卷之势,近年来传统媒体传统报道纷纷尝试转型。以此番焦裕禄逝世50周年系列报道为例,在上述堪称意外的诗意化表达之外,新华社主动变革,通过“用脚采访”和“接地气”的新媒体表达,很好地打通了官民两个场。

  新闻报道中,写人物历来最难。半个世纪后再写焦裕禄,压力可想而知。向远看,是高山仰止的厚重经典;向近看,是充满“风暴眼”的网络海洋。考验一重又一重:如何让老典型焕发新生机?“高大上”的传统题材如何适应现代读者的需求?如何避免报道吃力不讨好,做到叫好又叫座?

  然而挑战之外,新媒体浪潮也带来了机遇。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报道组决定打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思维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切入,着力挖掘焦裕禄作为普通人的人格魅力,多方位、立体化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层次丰富的焦裕禄形象,由此提出了“以新视角挖掘老典型的时代意义,以新表达增强贴近性深刻性”的目标。

  数次头脑风暴过后,最终形成了几个切入点:一是寻找榜样人物身上的时尚元素。当摄影记者找到焦裕禄摄于1949年的一张照片时,标准的“韩版酷帅哥”形象引发出青春、励志主题,“焦裕禄,青春去哪儿了”“焦裕禄的逆境商有多高”等创意火花一起闪现;二是网络上带有负能量的情绪,比如“仇官”“拼爹”“炫富”,对照焦裕禄这面镜子,就有了“穷爸爸、富爸爸”之问和焦裕禄的“为政为官”之道解读;三是家庭和爱情,聚焦到了“背后的女人”和“晒晒焦裕禄工资单”这些网络流行风尚;四是50年后还看得见、摸得着的焦裕禄“印记”,比如“直击人心的裕禄语录”“改变兰考的传奇神树”和“被下来的照片”等创意。

  有了互联网思维的炫酷创意,以及扎实采访获取的丰富素材,报道组成员们在写作手法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和创新。

  为了实现行文中的“镜头感”,在写稿时大量使用具有现场感的细节,甚至还反复观看借鉴电影《阿甘正传》开头凌空飘舞的羽毛特写;“许多年过去了,面对记者采访,77岁的郭玉慧依然能清晰地记起和焦裕禄下跳棋的情景。时间倒回至1957年……”眼尖的读者或许能够发现,《焦裕禄,青春去哪儿了》中的这一起首段落,其实是模仿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4条“3D版焦裕禄”组稿篇幅都不长,这既有利于传统媒体用户的采用,也为碎片化拆分后在微博等新媒体语境中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在做好传统报道和新媒体报道的同时,此次焦裕禄逝世50周年系列报道还通过聚合式加工,打造出了新闻集成产品,以《穿越时空的呼唤》为题,全媒体呈现了一个更加丰满、立体、鲜活的焦裕禄形象,形成了强大传播合力。

  在今年的新华社工作会议上,李从军社长指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这种新形势下,在这种态势下,守成停滞必然坐以待毙,哪怕是求新求变的速度力度跟不上,也很有可能逐渐式微,最终在传媒竞争中败下阵来。”

  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恰是新华社在新形势新挑战的背景下,推动新闻信息生产模式转型升级、构建先进强大的现代传播体系所作出的最新探索。其特点在于变单一产品为多媒体产品,变单向发布为双向互动,变单维度传播为多媒体全方位覆盖。

  以此次“焦裕禄精神”集成报道为例,新华通页面对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精细整合,在页面创意和技术手段上实现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线性结构。以“启示录”“3D版焦裕禄”“冲击波”“焦氏印记”“你不知道的事”“征集令来了”六大专题板块为基础展示结构,融入视差滚动、扁平化设计、3D动画效果等诸多新媒体技术元素,整个集成产品节奏分明、内容丰满,以时尚外衣彰显老典型的精神内核。

  为了实现更好的展示和传播效果,集成页面在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方面都有新突破:不仅可以在PC上呈现,还首次实现新华通与党政客户端互联互通,打通了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媒介,针对不同媒介形式展示差异化内容。稿件配发的二维码,为读者浏览集成报道提供了便捷通道,扫描后进入的页面也与手机终端适配,方便随时随地阅读。

  5月15日,“焦裕禄集成报道”正式上线。受众只需轻点鼠标,就被瞬间带入一个美轮美奂而又大气磅礴的“网络新闻”之中。内容上,充满正能量的导向,同时又是炫酷的,时而还耍个“小清新”;形式上,像是一艘新闻“航空母舰”,上面搭载着文字、图片、图表、声像等各种“武器”,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

  一位微信好友看后留言:“了解让人更亲近,即使素昧平生,即使隔着时间的洪流。感动之余,我也加入‘刷屏’大军,希望更多的朋友看到不一样的焦裕禄,一个有呼吸、有温度的普通人。”

  “服务导向生产,需求倒逼创新。”从通讯变长诗到传统报道向新媒体报道转型,乃至打造聚合式的集成产品,在不断变化的新闻表达方式背后,是新华社作为一家“80后”的新闻老店,孜孜不倦对精品内容的永恒追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