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语言•文体•意识:‘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演变” 研究生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1-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8年7月14日8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民族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语言•文体•意识:‘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演变”研究生暑期学校在人文楼4430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陈灵犀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朱国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罗岗教授、民族大学文学院带队老师于宏教授及卢顽梅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助理徐燕婷副教授等领导、老师参加了此次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文贵良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文贵良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出席开幕式的领导、老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了真诚的欢迎和感谢。

  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陈灵犀老师首先发表致辞。陈主任代表研究生院对来自全国27个高校的学员表示欢迎,对支持这次活动的各位著名专家表示感谢,也感谢中文系精心组织提供了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陈主任对华东师大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举措进行了简短的介绍,指出暑期学校是经验传播、知识分享、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学员们大力吸收养分,助力自身学术成长,并预祝暑期学校取得成功。

  接着,中文系系主任朱国华教授致辞。他以风趣的语言对大家表示欢迎,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学员的热情支持。朱教授介绍了我校中文系的学术水平、主办刊物等基本情况,并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活动可以提高学术水平、感受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温暖,并欢迎大家报考本系博士生。

  之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罗岗教授发表致辞。罗岗教授对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进行了扼要的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我校中文系的学术传统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培养的研究生在学界影响较大。罗岗教授表示,希望本次暑期学校成为大家心目中美好的回忆,学员可以成为彼此的学术伙伴。

  最后,北京大学2016级硕士生李煜哲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从自身的学习体会出发,认为“五四”对于正在摸索现当代文学研究门径的学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要真正进入“五四”又有着巨大的难度。她相信本次暑期学校将帮助学员们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探索“五四”、感受“五四”,她向各位授课老师、主办方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认为此行定将增进学术感悟,也将收获学员间的情谊。

  在开幕式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大康教授开讲第一场,题为“审视研究的起点”。陈教授强调,从事学术研究要审视研究的起点,理解所用的概念,打破原有的内核,形成“概念——判断——论说”的框架。陈教授区分了精确概念和模糊概念,认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概念大多是模糊概念。如何理解和把握概念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工作。

  10点15分,暑期学校第二场,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做了题为“莫言与当代小说叙事变革”的演讲。陈教授从莫言对1985新潮文学转向的意义、现代性历史与后现代美学、莫言对当代小说艺术变革的影响以及修辞性叙述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展开论述,度揭示了莫言小说的艺术成就,对于莫言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及意义的理解非常富有启发性。

  下午2:00,暑期学校第三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做了题为“重新思考‘五四’新文学的发生”的报告。他将“五四”文学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认为“五四”文学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点。作为新文学的现当代文学具有无限可能性,其立场一定是站在未来的。晚清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转机表现在知识系统的重新建构。

  下午4:15,暑期学校第四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泽龙教授做了题为“科学与‘五四’新诗形式变革”的演讲。王教授以翔实的诗歌文本为支撑,旁征博引,古今对比,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初的科学与诗歌形式变革的历史语境,阐述了科学给“五四”新诗形式变革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15日上午8:00,暑期学校第五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王兆胜研究员做了题为“林语堂对现代文学的贡献”的演讲。他从“林语堂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幽默文学文化与世界人生问题”、“人的文学和天地规约”、“对爱情至上观念的突破”四个方面阐述了林语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15日上午10:15,暑期学校第六场,吉林大学文学院张福贵教授做了题为“‘五四’新文学的主题与鲁迅小说的思想价值”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讨论了应当如何评价新文学百年历史、如何看待鲁迅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价值等问题。他认为现代文学应当把1911年作为起点,所谓“文学”的概念是一个时间性概念,而不是一个意义性概念。张教授还讨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国民性与人类性等问题。

  15日下午2:00,暑期学校第七场,西南大学文学院王本朝教授做了题为“思想的优胜――‘五四’新文学中的白话观念与文学实践”的讲座。王教授指出,新文学以思想启蒙与社会改造为出发点,其重要特征是思想优胜、观念在先。他以胡适、陈独秀等人对白话文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揭示出白话文之于新文学的多样性,并以鲁迅的《狂人日记》和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揭示出文本背后隐藏的复杂文理。

  15日下午4:15,暑期学校第八场,学文学院王彬彬教授做了“《野草》的创作缘起”的讲座。王教授认为要明白《野草》的创作缘起,先要明白《野草》第一篇《秋夜》的问世。王教授将1924年的时局内容、鲁迅的日常生活以及《秋夜》的文本内容结合起来,还原了《秋夜》创作现场,认为《秋夜》可能是一篇即兴式的作品,这种写实与预想结合的作品开启了《野草》其他诸篇的创作。

  16日上午8:00,暑期学校第九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程光炜教授做了题为“新时期的‘死魂灵’——读七八十年代之交《新文学史料》的回忆和悼念文章”的讲座。程教授介绍了“重返80年代”的研究进展,并回顾了自己研究《新文学史料》的缘起。他重点梳理了《新文学史料》上有关老舍、邵荃麟和茅盾三人的回忆性文章,把三人的死亡归纳为意外、横死和善终,从而显示了历史的多样性。

  16日上午10:15,暑期学校第十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贵良教授做了题为“吴稚晖:自由的胡说与游戏文”的讲座。文教授认为吴稚晖这样的人物可称之为“文学史上的失踪者”。他从“放屁”文章观、脏话与文言文禁忌、丛林语言造型与瞎三话四的文体等方面对吴稚晖“游戏文”的样貌特性进行了详细解说,并探究了其原因。

  16日下午2:00,暑期学校第十一场,民族大学文学院王军君教授做了题为“鲁迅与电影”的演讲。王教授首先从大量鲁迅关于电影的言论和相关活动中探究其电影观,进而讨论鲁迅作品及其电影改编,并对改编最为成功的《祝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最后从演员、妆容等方面讨论了鲁迅的银幕形象。

  16日下午4:15,暑期学校第十二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主持学员讨论。首先由来自不同院校的七位学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们的发言涉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新”、新文学与的关系、新时期戏剧改良、文学与“五四”传统的关系、“五四”文学中的澳门格局、知识分子的演变等问题。接着,各位学员与罗岗教授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交流。整个讨论活动学术的气氛自由而不失严谨,活泼又不离学理。

  17日上午8:00,暑期学校第十三场,学文学院吴俊教授以“鲁迅:从日本‘回归’中国——鲁迅与夏目漱石的文学关系”为题演讲。吴俊教授以两者的文学关系为切入口,认为漱石文学是鲁迅文学的主要原点之一,在日本留学的经验和林译小说的影响使得鲁迅建立了世界文学的图景,最终使得鲁迅从日本出发“回归”中国,完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身心形塑,建立了现代的“民族文学”和“个人文学”。

  17日上午10:15,暑期学校第十四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何锡章教授进行了题为“‘五四’语言的意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话语方向的选择”的演讲。他首先提出文学的根本所在是文学语言的,接着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话语方向的选择这一主题,解释了研究对象和话语体系的共生关系,并分析了研究西方话语的必要性。

  17日下午2:00,暑期学校第十五场,北京鲁迅博物馆姜异新研究员做了题为“《狂人日记》与鲁迅的诞生”的学术报告。她从鲁迅在《狂人日记》写作之前任职的史料考据、鲁迅同仁社群的资料解读以及《狂人日记》文本本身的阐释与细读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鲁迅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包含着微妙的知识/权力关系。姜研究员还对《狂人日记》的语言进行了阐释,指出其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之间存在着一种小说结构层面的虚构艺术。

  17日下午4:15,暑期学校第十六场,美国杜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罗鹏教授做了题为“从字缝里看出字来:重读《狂人日记》”的讲座。他对比不同时期《狂人日记》的英译本,说明翻译非单一性语言文本的难度,接着通过与丁玲、冰心等作家的作品作比较来论述“狂与癫”的差异。最后,通过对陈独秀、胡适、鲁迅具体文本的解读,罗鹏教授将吞噬细胞的二重性从医学延伸至社会免疫学,在人的身体与社会问题之间建构关系,以解说狂人的“吃”。

  18日上午8:00,暑期学校第十七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魏建教授做了题为“郭沫若与文学”的演讲。他首先指出文学史的欺骗性和局限性,强调阅读原始文献、相关档案、外文资料、间接资料和对立方文献资料的重要性。接着他详细介绍了郭沫若在“五四”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郭沫若的新诗创作不仅体现了全新的诗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方式和抒情方式,探索了中国诗歌形式的多种可能。

  18日上午10:15,暑期学校第十八场,上海大学文化系王晓明教授做了题为“文化研究与当代社会”的学术讲座。他从文化研究角度分析了当今社会的情感结构,指出了共同感缺失这一重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着眼整体、无形之物及自己以外的各类事物的重要性。

  18日下午2:00,暑期学校第十九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以“‘五四’白话与晚清白话的本质区别”为题发表了演讲。他具体分析了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关系问题,认为语言哲学、翻译与文学理论话语三个方面是文学语言研究的重要资源,并指出文学语言研究不能完全局限于文学或语言学领域的独立研究,而是需要结合哲学、翻译及文学理论等资源进行综合研究。

  18日下午4:15,暑期学校第二十场,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进行了题为“弱势民族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建构:以东欧文学/裴多菲短诗的汉译为例》的讲座。他以东欧作家裴多菲诗歌《自由·爱情》为例,分析一诗多译背后蕴含的多重文化原因、跨文化翻译与接受原因,并从宏观的角度提炼了弱势民族文学在民族身份的确认、文学情感的表达和文学价值的指归等方面的文化功能。

  17点45分,本次暑期学校的闭幕式在华东师大人文楼4330报告厅举行。中文系系主任助理汤拥华教授担任主持人,中文系副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总结辞。文教授表示,对于本次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感到高兴,感谢学员们的热情参与、教授学者们的精彩授课以及工作人员的辛苦组织;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对于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之后,文教授宣布了优秀营员名单,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罗岗教授、中文系党委王志老师和中文系系主任助理徐燕婷副教授先后为优秀营员颁发证书。

  民族大学的朱小青和复旦大学的王泽鹏两位同学作为学员代表进行发言。朱小青表示,这次暑期学校是难能可贵的开阔眼界、体悟精神、收获友谊的机会,通过本次活动对自身研究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王泽鹏强调,19场讲座使自己对于“五四”的定见受到了冲击,长久困惑自己的问题被激发出新的活力和意义。最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代表上台亮相,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学员们的感谢和祝福。

  本次暑期学校在19日傍晚落下帷幕。年轻的学子和成熟的学者专家一道,在对“五四”的思考中不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青春的热情和理想的力量在学术研究和讨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十分相信各位授课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史料功夫、宏大的视野、新颖的创见对于各位学员有所激励,衷心希望各位学员在各自的学术道路上能够有所成就,也期待更多杰出青年学子在华东师大中文系相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