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虚假失实新闻报道责任缺失现象研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唇舌,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即使在家中也能知晓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然而,现在很多新闻媒体为了提升公众关注度,报道虚假新闻,扭曲事实。这种做法不仅是对那些关注新闻的大众不负责任,还有损媒体的信誉,让大家对新闻报道不再那么信任。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对那些报道虚假新闻的媒体做出相应的惩罚,使得很多媒体抱有侥幸心理,虚假新闻现象屡屡出现。为了打击虚假新闻这一社会毒瘤,不仅需要广大新闻媒体加强职业道德,严于律己,更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失责单位进行严惩。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缺失现象进行研究,指出存在于新闻媒体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新闻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更胜一筹,不惜用虚假失实报道来吸引大众的眼球。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新闻媒体自身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现如今人们对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新闻媒体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就是反映事实。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是传媒的基本职业要求。

  娱乐新闻的失实报道和恶意炒作,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各类虚假失实报道中,数娱乐新闻最多。那些专门报道娱乐新闻的记者通常被称为“狗仔”或者是“娱记”。单从这个称呼就能看出大众对这些娱乐新闻记者的印象并不太好。他们喜欢打探明星的私人信息,明星的私生活,连哪个明星在哪里跟谁吃了饭都要大肆报道。有时为了哗众取宠,不遵守新闻人的基本职业道德,故意编造一些明星绯闻,来博得大众的关注,给当事人带来了诸多烦恼。娱乐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歪曲,不仅有损新闻媒体自身的形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感和厌恶。在文化和娱乐“全球化”的今天,似乎任何一个与个体当下生活遥不可及的文化或娱乐事件,都能被过多地关注。

  很多媒体记者在编写新闻报道的时候,根本不去实地考察事实,根据道听途说的一些消息写文章,并且习惯写正面的报道,给大众一种虚假的“正能量”,故意夸大甚至捏造新闻。如在2013年“安徽宁国官员看望老人照片疑似PS领导身体悬空”的新闻报道中揭露,安徽宁国民政局网站有一张疑似该市副市长看望百岁老人的PS照片。有媒体报道,宁国网友欲给困难群众募捐,却遭民政局叫停。随后有网友在宁国民政局官网上发现一张极似PS图片,这张民政局领导陪同当地副市长看望百岁老人图片中,领导图像被放大且身体悬空,而百岁老人只能蜷缩一角。网友们认为,此类功夫文章可耻,塑造形象可悲。以小见大的就是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正是由于这些虚假宣传报道欺骗了大众,使得人们现在只要一听到很多政府领导的正面报道都会怀疑是虚假宣传。

  出现虚假失实报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些年来,很多新闻工作者认为只要新闻素材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不管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直接通过新闻媒介传播给大众。如2013年3月25日,《中华工商时报》刊登该报记者的报道《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踏上“最后一公里”》。报道称,“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其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元~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该报道刊发后,全国多地出现市民排队集中抢购天然气现象。3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官网否认了近期天然气将涨价的不实传言。再如2013年4月7日,江西《信息日报》刊发该报记者的报道《流浪9年回家瞬间变“富翁”》。报道称,温州某男子在外乞讨流浪9年染病被江西萍乡救助站人员救助并送回家乡后被告知,因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该报道一出,立即在网上被疯狂转载。8日,《现代金报》经调查称,流浪汉变富翁报道是假新闻。虚假失实报道,不仅影响了广大民众的正确判断,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更是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可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一部分新闻工作者认为下大功夫挖掘真实新闻的成本比较大,有时候费了很大力气获得的新闻信息,观众根本不感兴趣。所以这部分记者采用虚假失实报道,在夸大、扭曲事实后还提升关注度,又能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由于给自身带来了利益,个别媒体对此事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这样就使编造虚假新闻的记者更加无所顾忌,继续生产更多假新闻传播给大众。而在有的媒体内部,对新闻内容的管理不平衡,他们一般对新闻要求相对严格一些,而对生活类和娱乐性的新闻管理较为松懈。媒体内部对虚假事实报道的放任是近年来虚假新闻屡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很多新闻工作者之所以会报道虚假失实的新闻,就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和假新闻带来的坏处。要想杜绝虚假失实报道,首先要在思想上让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认识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新闻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帮助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新闻工作者要把从事实出发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原则,多到现场了解第一手新闻素材,不能只凭借道听途说或者有目的地捏造、扭曲事实,不断审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遵守职业道德,所报道的新闻内容是否客观真实,是否是大众线.制定严格的行业规则

  我国目前针对新闻界的一些规则都较为空泛,在实际情况下操作性不强,对新闻工作者的约束力有限。为了杜绝虚假失实新闻报道,需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新闻监管体系。首先,新闻单位内部需要有约束机制,建立自身的规章制度,当员工违背职业道德,报道虚假失实新闻的时候,涉事单位应追究该员工相应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直接开除。其次,对于已经查实的虚假新闻,新闻机构要建立更正制度,消除影响。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法律约束机制。当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当客观如实报道,保证新闻真实性,从新闻源头杜绝虚假新闻。新闻媒体有责任坚决遏制虚假新闻,努力创建健康有序的新闻采编秩序。(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