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智联电动自行车规范发表,落实安全出行已不远?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8-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你会选择怎样的中短途交通出行方式?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大众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甚至在部分城市的保有量超越了机动车。以接受交管部门登记的新国标、旧国标和超标车辆统计,南京有超500万辆电动自行车,成都有超400万辆,南宁有超360万辆。外卖配送、共享电单车等新业态也让数量增加。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电动自行车行业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车辆和电池的安全如何有效保障,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路面执法力量尚不充分的今天,如何维护交通秩序保证道路安全?一些行业参与者想到了利用智能化数据化,来提升监管和安全能力。

研究人员给出了类似的看法,在需要明确非机动车的路权,用推广隔离护栏、夜间反光标识等手段综合实施政策,要戴头盔提升安全的同时,车辆生产企业、运营平台更该肩负起社会责任,用智能化数字化辅助监管和安全。

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属单位)和北斗时空研究院主办的2021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了“智联电动自行车”新概念,并围绕它发布了认证技术规范以及引入北斗、紫光展锐技术的电动自行车智联化解决方案,艾玛、雅迪将率先在旗下产品应用

行业领导认为有望在2025年之前实现全面智联。可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车改装、改速等现象,锂电池工作状态也能用精确数字监测。对于交管部门,可以利用实时数据进行更可靠的交通状况分析管理。而对于保险业,车架号等唯一编号再加上信息,让电动自行车保险有了施行依据。

我国道路交通一直没有关于非机动车的有效监管机制,而电动自行车却因为机动车牌照、驾驶许可、购买和存放的便利等因素,成为不可忽视的道路参与者。为了道路交通秩序,驾驶员、行人的安全,还有正常健康的行业发展,有必要用合适的规范加以约束。

电动车新国标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漏洞,像是车辆改装、限速修改等解除安全限制的做法未能禁止,甚至有经销商主动向消费者介绍。交通法已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理应存在有效的监管方式。

在外卖配送、共享电单车等场景,一个通用且细致的公共数据平台同样有存在的价值。作为事实上的道路参与者,外卖配送员和共享电动车用户有必要接受交管部门的管理,而这些车辆的数据往往还只被企业所控制,如果能让外部也能参与监管,交通运行效率或能得到提升。

今年发生的多起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燃烧事故,至今难以令人忘怀。除了加强电池生产要求提升安全性能,严格管理用户充电和进入室内等行为,也有打“预防针”的需求存在——如果能够即时掌握到电池不稳定状态,在事故发生前就预警并控制,将保护更多生命财产安全。

相较于小牛、九号等,已经有智能化体验和网络化管理能力的电动自行车“新势力”,爱玛和雅迪改进产品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了。如果有这么一个行业通用,技术水准也走在前面的规范加以指引,有望让更多消费者在主流价位段上买到功能多样、骑行安全的车辆,实现多方共赢。

中央台5套在线直播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551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