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体育赛事

青岛体育运动学校 打造复合型后备人才基地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青岛是中国田径版图上的一座重镇,早在1983年,这里就被授予“田径之乡”的称誉,而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就是这座城市出产体育人才的“大本营”。从之前的田麦久、阚福林、崔洪军等田坛名宿,到之后的杨雁盛、黄潇潇、仲敏维,再到如今的程文、王欢、张莉、张伟等各项目上的佼佼者以及去年南京青奥会冠军得主和今年刚刚在哥伦比亚世少赛上为中国夺得唯一一枚金牌的女子竞走小将马振霞都是出自该校。基于这种优秀的田径传统,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从2009年到2014年先后在这里建立了竞走、撑竿跳、女子铅球饼球、短跨四个项目(群)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这个奥运周期至今我们在全国建立了133个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青岛体校是拥有基地数量最多的学校。田管中心还和他们合作共建了一支竞走国少队。他们后备人才队伍庞大,输送的后备人才质量也是高的。”田管中心青少部部长黄炜告诉记者。据了解,这里还先后承办过全国短跨、撑竿跳、跳高等单项训练营,邀请包括孙海平在内的多位国内外优秀教练员来为小学员们授课,为中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青岛体育运动学校在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的长处究竟在什么地方?曾主抓田径项目的原该校副校长,现为青岛田径协会秘书长的张增惠表示,“我们紧跟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关于田径项目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政策指引,打造了一个‘宝塔式’三级训练体制网络。”首先是通过集训、选拔、专家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形成一支发展潜力巨大的国青队作为一线队伍。

  二是以国少队和单项基地作为二线队伍,向一线队伍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三是以国家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为杠杆,以省运会年龄段运动员为基础,撬动设点地市青少年田径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张增惠介绍说,按照基地评估要求,青岛体校努力为各项目基地和国少队扩大招生编制,同时在全市重点田径训练单位和特色学校设立了63个田径项目选材点,充分保障后备人才的数量储备。如今竞走单项基地拥有正式在编运动员50余人,各训练点储备后备人才100余人。其中国少竞走队的名额不受招生时间限制,只要有具备潜质的苗子就可以先进队,再解决编制问题。短跨是青岛体校的“拳头”项目,短跨基地目前拥有一线运动员20余人,二、三线运动员70余人。女子铅球、饼球基地拥有正式在编运动员40余人,各训练点储备后备人才50余人。撑竿跳基地则拥有正式在编运动员15人,各训练点储备后备人才30余人。

  在训练的软件和硬件上,青岛体校也下足工夫。购置了先进的科研仪器,培训了专业的科研团队,为运动队在训练量和强度的调控,以及重点队员运动状态的把控上,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该学校已经拥有24名田径教练员,其中高级教练员占到了一半。

  “田管中心在后备人才培养上提出了‘人才遴选与一线要求相对接;训练理念与国际前沿相对接;项目布局与地域特色相对接;运动员成长与教育工作相对接’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引下,我们着力打造复合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希望利用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逐渐形成以点带面,各项目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张增惠表示。(梓 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