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内资讯

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对比研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摘 要: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教育的基础,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解读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探索异同,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宏观决策,战略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的学当前校体育发展现状不客乐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障,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成功经验。

  中国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产生了文字,随着不断的发展,学校和教育制度也不断形成。西周以前,以习射的武士教育与习礼乐的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伴有体育教育的因素。

  到了西周,教育制度趋于完善,教学内容极大丰富,从汉代起,我国的体育教育的发展较慢,我国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文化教育,而轻视军事技能和体育训练;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文风鼎盛,宋元明清进一步主张文学教育,主张学习与思考,甚至儿童的游戏也受限制。统治阶级的“重文轻武”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使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只有德育、智育而无体育。

  欧洲在公元前6世纪才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与我国的教育体系相比晚的多,欧洲当时最著名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体系和雅典体系。斯巴达教育体系强调全民皆兵,重视体育教育与训练,雅典教育体系则相对,不仅重视体育教育和军事训练,还包括德智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中国近代的教育史上,第一个普及的学制是1902年清政府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效仿日本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的规定制定出来的。

  在1923年,中华政府颁布了中小学《课堂纲要草案》,同时也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 从此兵操教育的历史也正式在学校体育的教育中被彻底废止。

  在统治时期,曾一度对学校体育教育有所重视,但是由于当时政府的管理混乱,导致在体育方面的教育实施也比较混乱,虽说当时有着所谓的“部章”、“部令”等种种规定,但是大多数的学校还是开展着自己内部的教育规定,政府的各种规章制度并没有很好的实施下去,由于当时各个学校实施教育的条件不同,关于体育教育的实施情况也有着很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从清朝末至1949年,全国体育专业毕业人数仅1万人左右,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体育类人才处于极度匮乏的情况。从总体趋势来看,在政府所管辖的区域内,学校体育教育一直处于畸形的发展之中,衰败没落也是必然趋势。

  在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学校体育教育便被资产阶级的教育家们重视起来。首次提出德育智育体育三育教育体系的是英国的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在1793年7月,法国的国民公会通过了由雷佩尔第提出的包含着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智育的国民教育改革方案,

  1861年英国的著名教育思想家出版了《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他提出了有关于教育的理论,即儿童教育的实施,不仅应以培养道德为目的,而且要注重锻炼体力以应付未来的斗争。这一全新的理论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欧洲的资产阶级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视的内在原因。

  建国初期,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身体素质,因为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破坏,主席面对这种情况,作出重要指示,要树立 “健康第一”的理念。1953年毛主席再一次提出青年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升居民体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对学校的教育也日益重视。1987年9月,国家教委颁布《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明确指出在校学生体育不合格者不得评为“三好”学生;毕业时经补考仍不合格者,只发给结业证书,不得报考高一级学校。1990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规定在校大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者,不予颁发毕业生,只发结业证书。2018年10月习总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品质。

  在现代时期,国外发达国家的体育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学生体育运动的多样性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发达国家更注重培養学生终身体育的自主能力。

  美国并未制定全国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各州会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特点是种类繁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共同的特征是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竞技能力。在美国5-12年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为12个小时,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学生几乎很难达到。美国学校中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齐全,一般学校都有标准田径场、篮球馆、排球馆、室内健身房、游泳池等,我国只有部分学校能有完备的体育运动设施和训练场馆。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未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应更深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技能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要呈现全球化融合趋势,突出时代性,时效性,顺应潮流,不断发展。

  [1] 徐慧颖,康晨冉.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发展轨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2):30-32.

  [2] 汪凌.中美日俄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6):84-86.

  [3] 张伟峰.中日美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4-176.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