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深圳六措并举迈向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今年深圳市七届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提出了体育方面可量化考核目标: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到202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报告》在“未来五年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中提到:新建80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办好深圳国际马拉松、深圳市第十届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15%。

  经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深圳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3.1%,体育产业创造增加值415亿元。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巡视员王志强表示,深圳将铆足劲头,从六大方面发力,向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2020年3月,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深圳体育产业发展总目标:到202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8%;到2035年,成为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体育创新能力、体育综合竞争力世界领先,成为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到本世纪中叶,跻身世界体育产业高度发达城市行列,成为国际体育示范城市。

  王志强介绍,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体育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深圳体育产业仍能保持正增长和良好的恢复势头,是全市共同努力的结果。

  深圳在2020年成功获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举办了首届体育消费节;组织两批次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扶持52个项目,下发扶持资金1.824亿元;组织开展体育产业园区和基地申报,评定1家体育产业示范园区、17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8个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目前,已有17家职业体育俱乐部进驻深圳。

  为实现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深圳将从产业布局、高端赛事、职业体育、体育消费、市场主体、运动环境六大方面推进体育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产业布局方面,深圳将推动国际体育资源集聚,吸引国际知名体育组织和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落地;鼓励促进体育科技创新,提升体育装备、用品的科技含量,建立高效运作的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大平台;挖掘新兴时尚体育项目,联合打造国际性、区域性体育赛事品牌;助力体育企业“走出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体育企业和自主体育品牌;积极培育“体育+”和“+体育”的新业态,推动体育产业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联合打造一流的场馆体系和国际性、区域性体育品牌。

  高端赛事方面,深圳每年将举办不少于30场高端国际赛事,培育5至10项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国际体育精品赛事;构建与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相匹配、兼具深圳特色的高端体育赛事体系:加快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高端体育赛事战略布局;围绕国家“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和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促进冰球、帆船、赛艇等运动项目的发展;培育网球、高尔夫球、无人机等新兴时尚、产业链条长的运动项目;发展马拉松、五人足球、三人篮球、国际象棋、围棋和象棋等普及性广、基础好的运动项目。

  截至目前,进驻深圳的职业体育俱乐部17家,涵盖国家所有职业体育项目。其中,足篮排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和三个棋类项目都有职业俱乐部征战全国最高水平联赛。在多个重点项目上,深圳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较大影响力的俱乐部、精品赛事和体育明星。

  深圳将拓展市场化程度高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加快基地建设,加强优秀教练和运动员的引进、培养;提升国家队训练基地数量,继续运营好中国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和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布局建设篮球、乒乓球、冰球等11个国家队训练基地;创建智力运动之城,依托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稳定粉丝群体,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子竞技、棋类等高水平职业赛事。

  体育消费方面,深圳要创建全国首批体育消费示范城市,鼓励体育消费模式和业态创新,推动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要推进休闲运动之城建设,积极拓展山地户外、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高尔夫、击剑、马术、极限运动等时尚、亲民又具有消费潜力的健身休闲项目;持续举办体育消费节,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等形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氛围,引导消费者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助力企业拓宽体育消费营销渠道,促进体育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市场主体方面,深圳将支持体育产业集聚发展,十四五期间认定3至5家市级体育产业园区,30家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50个市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要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培育5家以上品牌知名度高、国际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的体育上市企业;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入驻市级以上体育产业园区、基地发展,鼓励各区级产业园吸引体育企业入驻,构建体育产业生态。

  运动环境方面,深圳正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运动城市,将新建80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整合“千园之城”公园资源,将绿道、自行车道和公园整合联通;创新土地节约化利用,合理利用江河湖泊滩涂用地、闲置用地、城市绿地兼容建设;发挥清洁能源、智慧场馆技术优势,翻新改造体育场馆,降低能耗,打造低碳运动场所;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推广建设一批智慧健身设施,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的应用创新,提升体育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优先部署第五代移动(5G)网络,提升消费体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