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综合体育  体育明星

把孩子教太“乖”真的好吗?其实乖孩子最让人操心,告诉你为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你家的孩子乖不乖啊?听话不听话啊?”

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长来说,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在传统的育儿观念里,我们对于孩子的唯一标准或者要求就是:乖。别人家的孩子“乖”会有其他人来羡慕,自己家的孩子“乖”就会特满意、有成就感。 但是,这种育儿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新时代的家庭,判断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也不能仅仅只是要求孩子“乖”。

乖小孩最招大人喜欢,他们不吵不闹,很少提出过分的要求,在成长过程中似乎也没耗费父母的过多精力。老人夸孩子,经常会说“这孩子真乖,长大一定有出息”,但,乖小孩真的好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乖孩子”的故事吧……

可心刚满6岁,是个从小就非常听话的小女孩,亲戚邻居都挺羡慕能有这么乖的女儿,而可心妈妈却有些苦恼。

一次家庭聚餐,亲戚家的孩子都在酒店包间里嬉戏玩闹,只有可心乖乖的坐在椅子上,一个叔叔对可心说:“可心怎么光坐着呀,去找哥哥妹妹一起玩吧。”

可心妈妈听到这话有点不淡定了,对可心说:“哥哥妹妹都去玩了,你也别老坐着,跟他们一起玩去!”可心捏着衣角,怯怯地说:“我不敢去,我怕跑丢了,找不着你们......”可心妈妈一下就把可心从椅子上拉了下来:“这有什么不敢的,妈妈就在这儿,你大胆的去玩吧!”

亲戚们看气氛有点不对劲,纷纷劝说:“小女孩嘛,胆小害羞很正常,可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定很乖巧,不惹事的孩子家长少操心。”可欣妈妈说:“从小就这样,老实的有点过头了,看看人家的孩子,蹦蹦跳跳得多好。”

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 什么都和我说
  • 不打架就是乖孩子
  • 不要说东他偏走西,有自己的时间观念和原则
  • 只要他不干危险的事就是乖孩子
  • 懂礼貌吧,懂礼貌就是乖孩子

专家眼中的乖孩子

乖孩子并不等于好孩子,乖只是众多特征中的一种。在传统思维中,认为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要“三从四德”以后才能立足。如果父母一定要把“乖”当作“好”的代名词,那么请让它包含:主见、活泼、创造、不寻常等。

很多心理分析师、疗愈师都有这样的结论:

●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01、乖孩子未必那么“乖”

为什么大部分家长都是喜欢乖孩子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乖孩子往往能够让家长省心不少。换句话说,一般情况下我们评价孩子乖的时候,都会加上一句听话;因为孩子听话,家长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所以大部分家长会喜欢乖孩子。

我家的宝宝真的很乖,很少会哭,每次犯了什么错误,只要我们说了他一次,后面就不会再犯了;性格也很好,我们不让做的事情从不来不做,比如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等等,基本上不需要我们对孩子操心太多。

经常有家长带着兴奋和自豪的语气跟我分享他孩子的“乖”,但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乖”最终可能害了孩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我们对于孩子“乖”这种要求,是家长的要求,而不是孩子自身成长的需要。换句话说,孩子乖不乖,换来的是家长开心或者不开心,而不是孩子自身好或者不好;如果家长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强行要求孩子乖而不考虑孩子成长的规律,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过分要求孩子乖,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总是想着摸摸这个、碰碰那个。但是,乖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扼杀,因为他们听到的更多的是“不行”、“不可以”。

所以,家长们请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乖。

02、乖孩子不等于好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观点:乖孩子就是好孩子,不乖的孩子就是坏孩子。

其实,这样的想法太过于绝对了。好孩子有可能是乖孩子,但是乖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乖孩子并不等同于好孩子,这两个概念并不能直接混淆来用。

乖孩子也存在着“表面乖孩子”的现象,有些孩子表面上看起来真的很乖,他们会在人前很有礼貌,而在人后却背着父母或是大人做一些令人很反感的事情,比如欺负同学、搞破坏等等。这类的孩子会察言观色,知道家长或者老师想要什么并且会去讨好,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一定像他们表面所表现的那样。

同样,很多乖孩子已经脱离懂事的范畴,演变成了听话。这样的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大人指东孩子不向西、孩子坐着就不站起来,从来不跟大人提要求、也不调皮捣蛋。遇到这样的孩子,家长先不要忙着高兴,现在听话的乖孩子可能在未来变成毫无竞争力的“弱者”。试想一下:一个永远不会离开父母画好圈的孩子,谈什么独立生活、成就人生呢?

03、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什么是乖孩子?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关键的问题在于父母怎么看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给孩子贴上好孩子、坏孩子的标签,这样只会让亲子关系产生芥蒂。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乖孩子的标签之后,一方面当孩子犯错之后,家长会另眼看待,让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同时当孩子被贴上乖孩子的标签之后,孩子也会主动向着这样的标签去靠近,甚至为了成为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在背后做一些错事。

同样的,当一个孩子因为某一件错事,被父母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之后,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影响,让本来还有所忌惮的孩子,更加疯狂的去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反正自己已经是一个坏孩子了;也剥夺了孩子承认错误、勇于改正的机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差,让孩子越陷越深。

请不要给孩子随便贴上标签,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或思维发展,将他们禁锢在一个窄小的空间之内,这对孩子的智商发育和健康成长不利。如果你已经给你的孩子贴上了标签,那么试着去掉这些标签,不过分的给乖孩子优待,不要堵死坏孩子重新改正的道路。

为什么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以后反而心理问题越多?

1、“乖”意味着讨好大人,忽略真实的自己

我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我摇摇头说,“不想要。”奶奶满意了,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我从心里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长大以后,我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为了博得看护人的喜爱,情愿压抑自己真实的天性,这种伪装起来的“乖”孩子,有什么用呢?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同了,这样的要挟,还不停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2、“乖”意味着不敢真实表达情绪

曾经有一位妈妈留言:我的孩子平时很乖,入幼儿园时非常顺利,不哭不闹,但是一两周后却出现了爱打人、半夜哭醒的问题。为什么?

我直截了当的说:“与其说你的孩子听话乖巧,不如说你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常情绪下的孩子,没人愿意去幼儿园。

因为3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去幼儿园,以为去幼儿园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说明她觉得要做一个你们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闹。她知道不哭闹才会让你们更喜欢她。

换句话说,她在压抑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可是,孩子的感受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宣泄出来。她上幼儿园以后爱打人、半夜哭醒,都是内心的宣泄。

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哭,说明他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你会对他的情绪照单全收,全盘接纳。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养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

3、越“乖”的孩子独立能力越差

什么小时候“乖”的孩子可能学业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

“乖”孩子身上有家长太多的控制感。

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就会从一个不提问的“乖”学生、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婆婆包办的“妈宝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烂好人。从这个角度讲,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我愿孩子做出人生选择是因为自己的真实喜好,而不是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讨好别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

1、先“听”孩子说

父母要想孩子乖,先“听”孩子的话其实是父母先要做的功课。或许孩子不会表达,但父母要观察,去了解孩子的个性,因人施教。如果父母尊重他的意思,他也没有必要叛逆了。

2、父母要做榜样

乖,与讲信用有关。比如,让孩子答应你下次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那爸爸妈妈自己也要做到。如果被孩子发现你这样做,他自然就不听了,不“乖”了。还有,就是如果答应给孩子什么,就要做到。做到了,如果孩子得寸进尺,继续还要,爸爸妈妈也有理由拒绝。并让他明白,合理的需求会满足,不合理的就不行。孩子会渐渐明白尺度。

3、让孩子做决定

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上兴趣班,就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对孩子可以有期望,但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未来。因为很有可能孩子与父母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比如,父母安静,孩子活泼,喜欢的东西就会很不一样。那么父母就要学会尊重。平时,也可以多给孩子一些练习。比如,今天下午去公园玩,请你给大家安排玩些什么吧。可以引导他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安排。

4、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与爱

每一对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孩子还是会出现顶撞,无视你的好意等情况。这时候,就要考虑调整方法,让孩子知道你在乎他,为他着想。比如,他想碰热水壶。但那很烫,这时必须让孩子听自己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告诉他,那个有多厉害。如果孩子不信,可以让他去摸摸,他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肯定不会让自己受伤,会缩回手。他便明白你说的就是为他好。他也学会为父母着想,为别人着想。

5、信任孩子

孩子有自己主见是很好的事,肯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他不认同父母所说,父母要让孩子有分享、表达的空间。也会教会了孩子用理性、礼貌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学会尊重。父母可以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观念,并根据孩子自主的要求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可以说出来让孩子选择、评断。

给父母8点建议:

●每天真心鼓励孩子。帮孩子缓解成长压力。

●遇事不要先指责。

●不一样的观点可以辩论,但不能压制。输赢不重要。

●让孩子有自己的爱好。

●多带孩子见世面,展览、音乐会、戏剧之类要多去看。

●多跟孩子玩游戏。

●不要强调“乖”,不然孩子以为“乖”才是一切的判断标准。做了任何事都看,父母会不会认为他乖。孩子的价值不是由“乖”来决定。

●不要比较哪个孩子乖,哪个孩子不乖。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之处。


你对乖孩子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评论区和我们交流讨论~

加微信13027279630,进全国父母育儿交流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