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纵情山水、畅游天下”:透过唐代旅游,谈谈唐朝旅游特点的演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唐人出游

在人类社会中,旅游是一件极其平常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即使是不同文明,不同时代,人们对旅游却都有着一种天生的热爱。尤其是古代,虽然囿于交通条件的落后和自然条件的苛刻,对他们对旅游更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这也是我国古代众多文人喜欢游历于山水之间的原因。而在唐朝,“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田园生活更是惹得人们流连忘返,大都希望来上一段人生之中的美好旅游时光。本文就以唐朝为历史背景,探讨一下唐代旅游兴盛的演变。

一、中国旅游的起源及发展

1、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有关中国人旅游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由于远古时代的社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普通人民的温饱尚且是个极大的问题,更莫说到处旅游、陶冶情操。所以,其实最初的旅游只是一种皇室贵族能够进行的活动。正如神话传说中周穆王“欲肆其心,周游天下”那般,他乘坐着专门制造的车,各处游历、增长见识。另外,大禹为了治水,也曾游遍中国,以疏通河道、挖掘沟渠。虽然这些只是神话传说,不能担当中国旅游起源的证据,但其也从侧面展现了古人对旅游、对户外的向往与热爱。

2、先秦时期至之后的具体发展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政局混乱不堪,各国纷争从未间断,原有的社会等级体系也被打破。而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在这种纷争中获得最大利益,各个国家的贵族之间则流行死起了养士之风,“天下诸侯方俗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虽然有众多人才在乱世中被发掘和重用,但一些拥有远大抱负的人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到处旅行的人生历程。

战国古画

苏秦便为了实现“合纵”,曾经游说六国。又如孔子为了宣传儒家思想,也曾周游列国,再如当初的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以至最后的世人“莫知其所踪”。虽然他们在主观意识上都并非是为了游山玩水,但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终归还是游历了中国,见识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而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行为,才为后世中国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注重家庭的和睦与家人的团圆,如中秋节、春节等都强调需要一个家庭相聚,才会显得有节日气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思想观念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之中。旅游因此变得与中国古代的主流价值观不太相符,这也是旅游在古代始终只是少数人行为的主要原因。虽然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变得开放,但在内心深处,却仍是希望家人一直陪伴在身边的。

二、唐朝时旅游兴盛的原因

1、社会稳定提供了心理保障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一统朝代之一,唐朝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是十分之重,其国力不仅鼎盛之至,社会的整体治安也十分良好。唐朝则实行了严格的社会管理制度。在《唐律疏议》中,有着这样的文字记载:京城每夕,分街立铺,持更行夜。鼓声绝则禁人行,晓鼓声动即听行。而由于古代人口流动性不大,再加上人口管理制度的严格,虽然当时的办案条件十分落后,但依旧使得心有不轨的人对法律充满敬畏,不敢犯罪

另外,由于唐朝文学的鼎盛,文人的思想也影响到普通人,虽达不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境界,但也不至于低俗到哪里去,而唐太宗释放囚犯的故事更是一大美谈。生活在这样一个对外关系和平、对内治安良好的社会,唐人在心理上自然有了一层对自身安全的保障,即使是去往远方旅游也不再感到害怕,这也是唐朝人敢于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

岑参

2、旅游景点丰富多样

唐朝鼎盛时期,疆域“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或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洞庭湖,抑或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都是古时值得一看的自然美景。同时,在诗人的描写下,这些景观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使无数唐朝的普通人竞相前去观赏。

除了自然景观外,在鼎盛国力和辉煌文化的推动下,唐朝的人文景观也不输自然。于武则天时期建成的明堂,“去都百余里外,遥望见之”,其宏伟至极,被当时的唐朝人成为国宝,刘允济曾作赋赞叹道:粤自开辟,未有若斯之壮观者矣!洛阳尚且如此,长安则更加繁华。其面积达到八十几平方公里,人口百万,建筑规划有致。尤其是大明宫建成之后,整个长安显得更加恢宏壮阔。“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等都是当时长安的真实写照。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景的深深吸引,唐朝人才会热衷于走遍全境,游山玩水。

3、后期战乱导致人们不得不远走他乡

虽然唐朝前期极度繁华,但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却还是不可避免的慢慢衰微。战乱导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各路节度使割据一方,就连长安都城也曾数次遭到入侵与洗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杜甫,便是众多旅行者中的典型代表。他在投奔灵武的过程中,被不幸囚禁;随后又因触怒肃宗而被贬华州

杜甫

几经流离之后,在今奉节的夔州,终于有了个暂住之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最后在前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恰好便是当时唐朝人的普遍写照。因为战乱,无数人远走他乡,虽然原因和目的说起来令人苦涩,但终归是见到了不同于自己家乡的景观。

三、唐朝旅游特点的演变

1、从富贵之家的到平民百姓

古时最早的旅游应该是由皇帝巡游四方的行为演变而来,如秦始皇东游泰山,隋炀帝南下扬州。由于唐朝时期经济十分发达,无数普通人也能够有能力负担得起旅游的费用,“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同时,文化的兴盛也使唐朝人的思想颇为开放,更加增长了普通人旅游的念头。

而当时唐朝的旅游设施,也相当完备与发达。如有的客栈为了方便客人出行,专门准备了车马等交通工具,还有着各种娱乐设施,以便客人玩耍。这些完备的服务完全打消了普通人在旅游时的烦恼与顾忌,而政府的严格管理,更是使这些客栈不敢生出不轨的念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即便是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古代,普通人也能来一次畅快的旅游。

客栈

2、从皇帝独乐到与民同乐

为了彰显自己出行的独特性和尊贵性,皇帝通常会带数千仆从跟随,声势浩大,同时在自己所到的地方修建行宫以居住。历史上的唐玄宗便颇为偏爱华清宫,年年都要到那个地方度假,两次扩建华清宫便是因他而起,也只有“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的美景能配得上皇帝的身份。

而随着思想上的开放,唐朝的社会氛围也变得愈加宽松,为了打造自己的明君形象,皇帝们也开始了与民同乐,唐穆宗便曾在华清池宴请文臣武将,共同游玩。普通人虽然没有皇室贵族的专属待遇,但在逢年过节时,皇帝也会格外开恩,或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或是宽松政策,允许他们到一些林苑游乐。另外,民间的一些活动,也会吸引到皇帝的兴趣,如上元节时的放灯、观灯,“新正月圆夜,尤重看灯时”;中和节时皇帝与大臣们进行会宴,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旅游氛围。

3、从节俭游行到奢侈享受

有鉴于隋朝因暴政而亡的先例,唐初其实是推崇节俭之风的。

唐太宗曾说: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以休养生息,唐太宗思想上是厉行节约的。而后面的唐玄宗早期为了表明自己的节俭决心,也曾有过反对厚葬、销毁珠宝等行为,在这样的皇帝表率下,整个唐朝自然向好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鼎盛,唐玄宗却开始沉溺享乐,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励精图治精神。唐朝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得奢侈糜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贵族的行为自然也影响到了平民百姓,在出行与旅游上,他们也开始了攀比,《丽人行》中便确切描述了江南男女盛装出行、到处游玩的场景。

华清宫

四、总结

总的来说,唐朝旅游活动的兴盛是当时社会繁荣的一个基本表现,若不是唐朝有着包容万物的大国气度,对国家治安极为重视,出台各类法律保障社会治安,唐人也不会从心理上认同旅游的安全性。而根本的是经济发展促进了旅游兴起,人民富足后才会有更多游山玩水的想法。而其发展变化也是随当时的时局改变而相应改变。然而,由于后期朝政的思想的偏颇和暴乱横行,奢侈之风也进入到旅游中间,为后人留下一阵感慨。

参考资料:

1、《唐代旅游兴盛系统成因简要分析》

2、《唐代旅游探源及其社会影响》

3、《唐代旅游活动的特点及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