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国际网球

“长三角”一体化之路怎么走 打破壁垒创新合作模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9年第二届长三角体育产业高峰论坛暨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论坛,11月23日在浙江温州落幕。来自政、商、学各界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头脑风暴,为探索创新体育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如今,在长三角地区,购买运动装备、观看体育比赛、租用体育场地以及聘请教练等体育消费内容正在成为百姓消费的新热点。据《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上海和江苏的居民人均体育消费已迈上2000元大关,分别为2460元和2028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上海市人均体育消费进一步提升,达到2580元。

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排头兵,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未来,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前景远大,其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率先成为区域支柱产业。

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无论是建设体育强国还是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长三角地区龙头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中国有人口、市场、移动互联网用户及5G和大数据应用的优势。”他建议,中国要跟欧美在体育产业领域竞争,需要变换跑道。未来需实施数字和科技驱动,打造中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上的应用,包括体育产业的数字化呈现、体育产业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管理等。例如,浙江省正在打造全省全域户外智能信息平台,并在政采云平台搭建“体育装备馆”;江苏省今年体育消费券发放方式也采用了“体育+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据了解,目前上海市已设立了体育资源交易中心,将赛事举办权、场馆运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开流转。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运动项目产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主体。像足球、自行车、轮滑、攀岩、滑板、水上等运动项目,未来都计划开展长三角赛事合作。他认为,在这些项目中水上运动在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力。一方面,在户外运动中只有水上运动装备主要是中国制造,而这些装备制造企业又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另一方面,兼具体验性和观赏性的龙舟、皮划艇、赛艇、帆船等水上运动在国内已有很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上海赛艇世界杯就计划将赛艇与龙舟结合,以赛事活动带动水上运动产业的发展。”

“足球运动的国际化、市场化、商业化程度最高,预测2021年世俱杯及2023年的亚洲杯,可能都会在长三角地区有三、四个承办城市。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创新长三角地区几个城市间的办赛机制都可以进行探讨。”黄海燕认为,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市场壁垒。未来如果有机会,长三角地区甚至可以联合申办并举办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通过合理配置长三角地区的体育场馆、赛事运营、体育市场等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办赛成本,提升赛事综合效益,扩大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影响力。

论坛上,长三角体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王陈表示,要将长三角体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打造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平台,打造成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外脑”,打造成集聚和培养高层次体育创新人才的高地。

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际庆认为,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找到一个既适合长三角发展,又可以成为全国改革先行的实践新模式;需要长三角三省一市一院理念一致、体系兼容,从而形成一个区域的联动,形成更有效的社会分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